证优客 | 2016-11-04
信用评级又名资信评级,是由合法的独立的专门从事信用评级的社会中介机构、运用科学严格的指标体系、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对企业、金融机构、债券发行者等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记录、企业素质、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甚至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等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探讨之后,根据其信用能力所做的综合评价。采用制定的等级符号(例如:AAA、AA、A、BBB、BB、B、CCC、CC、C)标定其信用等级的经济活动。
信用等级的内涵:
• 信用等级反映违约的可能性,并提示被评对象的风险及资信状况;
• 信用等级也包含预期损失的概念 (=违约率×损失度);
• 同等级别的发行者有相似、但不一定完全同等的信用质量;
• 信用等级并非建议投资者买、卖或持有某种证券;
• 如无特殊说明,等级含义为优偿无抵押长期等级。
信用评级的基本要素:
•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主体即评级者或评级机构。
• 信用评级客体:信用评级客体即被评级者或评级对象。按评级对象,可以分为企业信用评级、证券信用评级、国家主权信用评级、项目信用评级等四类。
• 信用评级方法:按照规范化的评级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评级,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对过去分析与对未来预测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和现代化的工具,对资信进行综合评价。
• 信用评级结果:评级后,对评级客体的资信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确定性评价,并运用简洁的字母数字组合符号揭示企业的资信状况。
• 时效限定:对资信等级评级结果的有效时间,作出期限规定。
信用评级的分类:
• 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信用评级,企业综合能力评估,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债券发行主体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能力与意愿的相对风险的意见,是对债务违约可能性以及违约后损失严重程度的评价。
企业信用评级,企业信用评级可以认为是企业承担无担保债务和履行金融合同义务能力的判断,是体现企业财务实力和企业对债务违约率的一个指标。与债券信用评级不同的是,企业信用评级的目标不是针对具体债务,而是对企业所有既有的和潜在的总债务的偿还能力的评价,可以看出了企业依靠自身能力足够保持正常经营而不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企业信用评级与银行对企业的“客户评级”相对应,因此,企业信用评级是银行审查贷款客户信用的重要参考之一。同时,企业信用评级在企业申请发债、申请发行股票以及企业的商业往等方面来提供资信证明,有助于企业顺利进入借贷市场,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知名度,创造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