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优客 | 2017-03-16
1、互动百科,只要给钱词条随意编写
只要花4800元钱就可以开通 “百科词条认领”的服务,然后就可以随意杜撰并发布,用虚假的广告堂而皇之地圈钱。比如说,有一个词条名叫“极藻5s”,号称一位肝癌患者服用“极藻5s”仅仅7天,癌细胞就不见了,该产品一经发布月售上万盒,但如此神奇的产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却查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企业公关:互动百科回应央视315曝光:诚恳道歉 立刻整改
互动百科官方微博连夜发表声明称,针对互动百科在词条内容审核以及客户资质审核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示诚恳道歉,并排查网站词条内容,整改词条内容审核流程,下线不符合百科标准的词条和不合格客户广告。
政府行动:“互动百科”已被工商局调查取证!今年央视3·15晚会拉黑的第一家企业, 新三板刚挂牌企业“互动百科网”,节目播出后不到半小时,北京海淀分局稽查大队已雷霆出击,对这次事件进行调查,执法人员介绍,现场发现的技术服务合同,能反映出一些企业是通过付费形式对自身的宣传。
2、“三无体检队”以体检之名收集学生信息
郑州有这么一支“三无体检队”,无资质、无医学背景、无认证,由一家销售角膜塑形镜的科视视光公司和一家民营医院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组织,进入郑州、开封、焦作等城市的几百所中小学进行体检,要求体检的孩子填写“视力异常登记表”获取其个人信息,截止到目前已获得134280条学生信息。
执法人员已调查被曝光眼镜公司!央视3·15曝光后,执法部门人员立即来到郑州视科视光有限公司总部进行调查,现场发现:验光室里一个写着更衣室的房间,存放着很多纸质的档案,员工称这些都是客户的资料,上面有孩子的姓名、电话记录、检查记录。
3、另一种“瘦肉精”卷土重来…
在这些违规添加药物的饲料产品背后有一个惊人的事实是,饲料违规添加禁用西药,能使饲养的动物傻吃酣睡猛长,但是抗生素在肉里边有残留,人吃了带抗生素的肉以后,或产生“耐药性”。长远地来说,它可能会让某种病菌、病毒产生耐药性,这样就会导致整个人类都无法再有效抵御疾病。
央视315被曝光饲料企业,已被查处!山东省成武旺泰饲料有限公司被央视3·15曝光后不到半小时,央视记者现场发回第一手报道:成武县的执法人员,已赴现场查处!
4、海豚跨境——销售来自核辐射地区的商品,无印良品上榜
在无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装上都被贴上了产地为日本的中文标签,但是当揭开中文标签后,露出了这些产品的真实产地为东京都,名列禁止进口名单! 还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卡乐比麦片,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发现,国内涉嫌销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网上商家初步统计已达13000多家,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将展开全面的清理行动。
执法部门连夜调查涉事企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惊现中国事件后,央视财经记者与执法人员继续展开追踪。记者跟随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的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深圳龙港的深圳有棵树公司总部,发现深圳有棵树与深圳海豚两家公司其实就在一个地方办公,只是分别设立了两个不同的前台,公司法人肖四清并未露面,而是由公司董事会秘书李志强出面配合调查取证工作。
5、可恶!耐克时隔5年又现“气垫门”
2016年4月,耐克篮球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冠时所穿的一双耐克篮球鞋复刻版,将限量发售。耐克在中文官网上宣称,这款鞋后跟带有耐克拥有专利的zoom air气垫。但消费者穿上这双鞋后,觉得硬的有点不对劲。面对消费者的追问,耐克的客服人员承认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款鞋后跟确实没有气垫!
耐克回应气垫门:承诺全额退款 但未提三倍赔偿
针对3·15曝光的气垫鞋无气垫,耐克给界面新闻发来的回应称:“我们发现耐克官网上对于Hyperdunk 2008 FTB产品描述中对于气垫的描述存在错误,在发现问题后,我们一直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对此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执法部门已连夜奔赴耐克中国总部调查取证!就在刚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耐克“气垫门”事件!记者跟随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上海杨浦的耐克中国办公总部进行勘验,相关人员在询问法务主管、公司有关人员,也调取了一些资料,现在正做进一步的核实。一旦证据材料核实准确,立马立案。
6、月嫂黑色产业链:“月嫂证”出钱就给出证
在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路一个居民小区,不足100米的小路边,聚集着十几家月嫂公司。他们不仅提供月嫂中介,也提供办证服务。杭州家洁侍家政公司,他们声称不用参加培训就能办理月嫂上岗证。记者交纳了650元,办理了一本金牌月嫂证,颁证机构为“全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中心”。
工商已介入调查!央视“3·15晚会”播出后,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昨晚,朝阳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员赶赴北京母婴服务协会了解情况。
7、这种“健康讲座”谋财害命,千万别靠近!
在全国各地,每天都有这样的会议,向老年人推销着各种各样的产品。记者卧底武汉乐百龄生物科技公司组织的一场“健康讲座”,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一只伸向老人的黑手:首先打温情牌,与老人建立感情,然后填写资料套取个人病史,再邀请假名医演讲并会诊并请所谓的专家会诊。
老人要看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