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优客 | 2017-03-08
3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发布了2017年1月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403批次的产品因为各种原因被限制入境,并依法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根据质检总局公布的信息,这些产品被限制入境的原因有,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未获检验检疫准入、细菌超标等。
其中,三个批次的兰芝产品,包括兰芝臻白净透保湿乳、兰芝水活力喷雾(保温修护)、兰芝水活力喷雾(舒润)均被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近些年在各种韩剧里均有出现的兰芝化妆品,借助韩流之势,深受不少国内消费者青睐。也因此,兰芝的这三款产品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事,也引发了媒体和消费者关注。
然而,这并非兰芝第一次上质检总局黑榜。质检总局公布的2008年8月至2008年11月进境的923批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显示,产自韩国的兰芝柔润凝亮修护眼霜某批次产品细菌总数超标;在质检总局公布的2015年首批进口不合格化妆品黑名单中,韩国兰芝柔润凝亮修护眼霜再次上榜,原因仍是细菌总数超标。
网友观点评论
随机抽取1680位网友的评论观点进行归纳统计:
表示正在用兰芝产品,36.73%
网友“萌哒哒的2染”:我姐刚从韩国给我带的兰芝系列,莫名想哭。
认为兰芝在国内会因此受影响,19.46%
网友“晨光_依旧熹微”:央视直接贴了1月禁入名单,兰芝别想混了啦。
认为不要迷信国外产品,国内也有好货,16.31%
网友“孙小妖-”:国产品牌例如上海家化旗下很多牌子都接受过检查而且数据合格,但是同时也确实存在有部分国产牌子查出不合格的现象。这条微博的意义就是告诉消费者并不是所有国外的东西都比国内的好,国外同样也有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因为奸商跟工厂哪里都有。
除兰芝外,公布的不合格产品很多,18.63%
网友“白浅F”:明明大部分是台湾的东西有问题,非把韩国的挑出来说,想挑事直接说,别断章取义。
其他,8.87%
网友“Jnnnnn”:已经买了的韩国化妆品,不愿意扔的留着用不过分吧?不再买就是了,非逼着人把手里的韩国货扔掉,这不是爱国这是傻帽,跟砸车有什么区别?
媒体报道分析
《京华时报》的文章,对兰芝三类产品部分批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文中称,爱茉莉太平洋公司表示,目前,问题批次的产品已全部依法销毁,兰芝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为经商检合格的入境产品。
针对爱茉莉太平洋(兰芝生产厂家)厂家推测问题出现的原因是质检员开瓶造成的偶发性污染这一说法,《京华时报》的报道称:“如果真是质检员开瓶造成的偶发性污染的话,又有问题来了:作为韩国最大的化妆品集团,质检员开瓶检查的样品为何不报废却能进入流通渠道?如此大型企业怎能犯如此低级的基本操作流程的错误?对于记者的疑问,爱茉莉太平洋公关部拒绝回应,其表示官方回复只有上述内容。”
《每日经济新闻》也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采访。文中称,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彭冠杰则向记者表示,“对于兰芝这种拥有专业生产设备和成熟生产工艺的品牌来说,产品中带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很低级的错误,最起码的卫生规范没有做好”。
《北京商报》的报道则称,记者就此事先后采访兰芝中国区官方购物网站客服人员、兰芝北京线下门店专柜及兰芝中国区相关负责人求证后发现,同一事件竟然得到三种不同的回复。就此,《北京商报》援引业内专家的话称,同一品牌,同一安全事件,但品牌内部人员各执一词,折射出兰芝中国公司内部管理存在一定缺失。
舆情点评
从爱茉莉太平洋公司回复媒体的说辞来看,该公司只是说明了兰芝三个单品的部分批次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原因不是生产环节的问题,但并未明确说明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希望知道的恰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因为只有找到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否则未来怎么能够放心购买兰芝的产品?
结合爱茉莉太平洋公司推测的原因,该公司还回复称,公司将制定更加完备的操作规程,为安全起见,所有经开瓶质检后的产品都将作为报废品处理。
但这一回复也并不能完全解答消费者心中的疑问,就如《京华时报》的报道中所说,兰芝的生产商以前是如何处理质检产品的,难道以往开瓶质检的产品是继续流入海外市场的?
而这些疑问的存在,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兰芝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安全性。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