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

咨询微信客服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官方热线: 400-822-9510

快速登录

请完善公司名称
该公司名称已经注册过,贵公司是否已经安排其他人员负责了这个项目呢? 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立即设置

选择服务公司

首页 > 资讯百科 > 行业动态 > 正文

盘点:聚焦两会上那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委员建言

证优客 | 2017-03-06

  • ISO14001
  • ISO45001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刺激着大众消费者的神经,关于各种食品造假、添加剂、地沟油等新闻层出不穷,公众越发对食品行业失去信任。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要坚决把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

201733~5日召开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要坚决把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参会各委员也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言。

委员韩长赋: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加强监管来保证食品安全

要抓标准化生产,靠规模经营的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来带动,他们搞标准化,产出来这一手要硬起来。第二手是管出来。要加强监管。今年采取几项措施,比如规模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农产品的市场追溯,农药兽药二维码的追溯监管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农药和兽药的残留超标要加强监管,做好市场准入。总之,我把这些情况向大家做一个如实报告,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加大力度,通过努力,确保全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委员徐辉: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

食品安全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监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专业化,需要以最严格的监管保“舌尖上的安全”。徐辉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建议在细分专业领域加快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加大监管。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监管能力。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专业化。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基层专业人才匮乏、人员结构老化、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非常突出,有近50%承担食品检验职能的检验机构未能获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建议重点改善乡镇等基层监管站监管执法条件,加强基层专业队伍建设并为他们增加必要的快检设备、监管经费和工作场地,有效增强基层监管能力。

委员李赤群: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李赤群表示,近三年来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公众满意度逐年提升,实践证明集中统一体制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但监管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基层仍很突出,对于新的高效、统一、权威体制的探索,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由于定位不清、职责不明,地方上食品安全监管能力难以加强。李赤群认为,食品药品监管不同于市场秩序的监管,也不同于普通商品质量的监管,着眼点是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有其特殊重要性和专业性。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就是针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所提出的。

委员陈瑞爱:利用科研成果建言 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陈瑞爱将继续提出有关食品安全的议案,让食品从源头确定原材料的添加。“很多添加的食品添加剂里,没有标准化的含量成分,生产团队由于没有标准很容易过量少量。这里面我们国家从行政管理部门要有作为。让标准和国际要贯通。”2017年 建议尽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建议进一步完善种子(尤其是转基因种子)的管理及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农药(及除草剂、兽药尤其是抗生素)的生产、经营及使用制度。

 委员董恒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才能保障肉奶食品安全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保障肉奶食品的安全。董恒宇给出自己的建议:首先要发展生态草业,提高肉奶生态品质。改变“重粮轻草、重畜轻草”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树立“立草为业”的理念,把草产品列为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像重视基本农田一样重视基本草牧场,像重视种粮一样重视种草。同时,要加强源头治理,实施清洁生产和管理,加强生态原产地畜产品的保护和认证,建设追溯体系,构建广覆盖的动物性食品安全监督和健全标准体系。

委员范现国:建议立法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

“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都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达到20%这个目标。”

委员余渐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构建完善法律体系

余渐富认为,《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国内食品安全规范成效显著,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断受到惩处,曝光了一些案例,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一:继续加快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二:增强食品安全执法能力。

三: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四:推动建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