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优客 | 2017-02-09
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中国社会普遍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更是食品安全的最重要的部门。中国食品监管部门抬高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强化产品的监督抽检力度,是保障食品安全,实现监管职能的应有之意。
中国企业是否真的会如某些外资乳企担忧的那样,会觊觎外国企企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核心机密呢?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美菊曾经表示,中国企业早已用事实回答。
首先,中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与国外标准并不相同。国外产品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修改配方以适应中国标准。而中国众多乳企如伊利、蒙牛、光明等,在中国人母乳研究、配方设计、临床研究等方面,都已经走在前面。其次,中国乳业正在全力奔跑,努力改写全球乳业格局,在严格的监管体系下,中国有实力的乳企从源头把关:注重供应商选择及管理,保证原料零缺陷;实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忽视任何细节;投入巨资建立专业的检验检测队伍,用统一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为乳粉贴上放心标签;建立完整的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实现全程可追溯。
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地,中国已成为全球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最为心动的市场。乳粉新政的实施将使这个市场发生彻底的变化——结束乳粉配方过多、过滥的乱象,规范的市场秩序、更透明的标签标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选择……而小品牌迅速消失后会留出大量市场空白,优势品牌的销售量将出现井喷式增长。一言以蔽之,旧的世界已经改变,新的法则正在建立,无论你是拥抱还是抗拒,食品安全的“中国规矩”不容逾越。
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在母乳缺乏或不足的情况下,婴幼儿的主要食物,是监管最严格的食品,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食品监管部门今年将参照药品管理模式全面完成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的注册管理。
一罐婴幼儿配方乳粉大概要添加60多种不同的营养成分,配方是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根据去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管理办法,企业申请注册的配方必须能充分证明其科学性和安全性。
2018年正式实施注册管理后,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数量将从目前的两千多个减少到五百个左右。这几天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地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调研。
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一系列法规制度“组合拳”也已经陆续落地。
食品监管部门对抽检实现了生产企业和检验项目的“全覆盖”,2016年,检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比例已经下降到0.9%。而对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监管部门同样采取了最严格的全流程追溯监管。
2016年底通过国家认监委审核的境外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只有77家,品牌300个左右。即使通过了审核,每一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口岸依然要接受批批检测。